【连载二】书画印十二卷60米-----(叠彩篇)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18-11-20 06:14:50

袁斌书画印三辑十二卷

辑一《叠彩万象》四卷

卷一《嶺上》

卷二《河源》

卷三《湖风》

卷四《扇行》  

局部图



袁斌简历

工绘画、书法、篆刻

叠彩画舘舘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现供职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专著有叠彩《造境》、《重走上林苑》、《袁斌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家研究图腾袁斌卷》等,其论文多次在全国大型学术刊物发表,长期致力于袁式“叠彩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

创作自述《我的六十米

我曾许过很多次愿,不是对佛许,而是自己。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心中的愿还未曾实现。如今,这个愿我付诸实施,且耗去了数月,终于完成。愿是什么?愿是我心中的艺术,“三辑十二卷”。又或是“六十米”。它包括我的叠彩,书法,篆刻,古砖砚,瓦片,题画诗以及亲自动手,在我所刻器物上,捶拓而成的图片。按类我把他们分为三辑十二卷,每卷长约五米。因而,我说它是六十米,六十米不算长。它只是我艺术一次小小的疏理。

在所有艺术门类,我最衷爱绘画,而前人己把各种表现手法发挥到极致,到我们这代肯定穷途未路了。难道只有老老实实继承吗?艺术要走向那里?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辑一《叠彩万象》卷一《嶺上》,卷二《河源》,卷三《湖风》,卷四《扇行》,为绘画篇,我以嶺、河、湖……古都长安的历史遗韵为表现题材,运用我多年研究成的袁式绘画语言“叠彩”从不同视点,描绘不同内容,再现秦岭的雄壮之美,以及岁月沉淀下的风物万象,以此为笔墨顺序。

刻石是小道,没有书画的根基,谈篆刻都是空想,一方小石块刻出天地之浑厚,于方寸之内纳福祥、容意韵,若是不懂书法、绘画,怎么能刻出正大之气。辑二《金石汇》可以说是丹心铁笔,我以刀代笔,以砖,瓦,石,替纸。长期以来,纸质是绘画的最佳表现材料。有时候在纸上画烦了,就想换个感觉,于是刻石,刻砖,刻瓦,便成了我表现艺术的另一种方式。刻完之后这些很重的家伙,又不好展示,我想还是捶拓成册好些,而《金石汇》,卷五《刻石》,卷六《瓦上心经》,卷七《秦汉砖砚集萃》,卷八《秦汉砖拓选》,只是从众多之中,选编了一部分而已。

辑三《题画诗抄》为书法部分,我从小时侯就开始,坚持练学书法,直到现在从不离弃。我主张画画必须修习书法,人们都讲诗书画印四位一体,而诗中有画,画中有书,印是诗书画的合体,书画有同源,《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是书画相联较早的出处。再后来,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用理论阐述了书与画的关系。古人先贤都如此看重书画同宗,我们更没有理由拒绝这个观点。其中的奥妙,画人自知,不然就不好说了。《题画诗抄》卷九《重走上林苑》,卷十《题画自作诗抄》,卷十一《千字文》,卷十二《前后赤壁赋》四卷,我分别用四种书体书写,即草,行,隶,篆。其实相比较于绘画、篆刻,书法最难。难在于书者能否写出书法的气质、气象,难在字外。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是文人修养气质的影射,字的形状,笔墨技巧,可以忽略不计。书法只要简单、朴素、真实的平摆,就很美。当然,也不那么容易。

我爱艺术,敬畏艺术,在骨头里。书画印三辑十二卷,是我对艺术的回馈。至于它好或者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虔诚之心,和画出自己的,心性觉悟。我以艺术之笔填充生活中的缝隙,在色的叠加晕染里,在刀与石的碰击中,在片瓦间,找寻心灵上的一丝慰藉,不求悦人!只图悦己!

当然,得道是无穷无尽的!

袁斌20171118日于叠彩画舘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