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青岛打工者:23岁小伙一天蒸200斤馒头,只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18-06-29 19:19:06

(来源:张岩拍青岛)


2017年,我镜头中的那些打工者。


1月27号大年三十,易州路胖姐烧烤店的店主沈小福从小仓库中取出食材,准备年夜饭。2017年她准备把店面搬迁到河南路上去,并让老顾客们都知晓。


2月8号,淄博人老杨在市场上卖自家腌渍的咸鸭蛋。在青岛打工快三十年了,有了自己的房子,孩子们也都在青岛工作上学了,他挺满足的。



2月13号,小谢在自己的理发里为顾客烫发。2017年随着老城区改造步伐的加快,这里客流量逐渐减少,他不希望影响他太多的生意。



2月27号农历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民间有二月二理发的习俗,安徽路老舍公园里的街头理发摊生意红火。


3月26号,50岁的沂水人老公在海泊路、中山路路口的修鞋摊干活儿。凭借着在老家一家制鞋厂学到的手艺,他在青岛干了20年修鞋的营生,买上了房子。


4月1号,23岁的荷泽人小李馒头铺的馒头出锅了,他一天大约要蒸200斤馒头。小学毕业的他2017年的心愿是多赚钱,供弟弟上学。


4月20号,拆迁前的宁波路27号大院,租住者在忙着搬家。据说,2017年这个大院要被征收。


5月18号,租住在黄岛路17号一楼的孙师傅在院里喝茶。以前他为一家超市送鸡蛋, 搬搬、抬抬,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了,他准备休息一段时间,再找个力所能及的活干干。



7月16号,小陈在自己的啤酒屋前支起了遮阳伞准备营业。他凭借之前在劈柴院开饭店时练就的一手烹调手艺开了一个“小青岛啤酒屋”,可以为顾客代加工海鲜。


7月23号,住在平康五里二楼的两个孩子在海中游完泳回来,在楼台上冲水。2017年底,这个大院的住户已经全部搬走,被征收了。


8月8号,59岁的泥瓦匠老冯在为安徽路人行道铺设地砖,中午饭3块钱的散啤酒和6个炉包共9块钱就打发了。


8月10号,天主教堂广场边的一个买椰子的摊贩在等待开张。这个地方是全国各地许多年轻人喜欢来拍婚纱照片的地方,卖饮料零食的摊贩也特别多。


8月30号,60岁的老郭穿着医院清洁工的工作服在出租屋中。三年前他从老家来青岛找工作,因为年龄偏大,又没有其他手艺,只能在医院里打扫卫生了。



9月25号,小葛在海泊桥附近卖早餐。她是莒县人,十年前来青岛打工,在青岛结了婚,买上了经济适用房,一年前买了一辆二手小货车改装成了这辆早餐车,专卖豆腐脑和茶鸡蛋。


10月5号,老王在丹东路市场叫卖拨郎鼓。他来自花鼓戏之乡安徽凤阳,这些用竹筒和羊皮制作的小鼓,造型小巧、声音清脆,价格也不贵。


10月27号,在苏州路上,一名外来打工者用干活用的电动三轮车送一对孪生姐妹去上学。


11月12号,黄岛路一家豆腐坊的小老板骑着刚买的摩托车去挂牌儿。这辆摩托车花了他五千块钱,骑在上面很有“哈雷”的感觉。


11月22号,长春人刘东阳在为四方路上的一家人家搬家。他20岁时就来青岛了,一直在搬家公司当搬运工,已经十年了。他说,趁年轻多给孩子赚点儿学费。




12月1号,几名农民工在大学路维修美术馆的外墙,他们要赶在年底前完工。


12月4号,在镇江北路农贸市场经营鱼虾生意的滕州人蒋继玉在为顾客晒咸鱼。入冬后,她平均每天要代顾客加工一百多斤咸鱼。


感谢摄影师的纪录

为我们留下这座城市的温度


来源:张岩拍青岛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