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琉璃厂(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7-31 18:13:15




琉璃厂

(下)


   琉璃厂真正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始于乾隆年间。

   乾隆年间开始编纂《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巨大的工程,历时7载,在乾隆的主持下,下令征集天下图书,成千上万的文人学士汇集京城,各地书商也纷纷携带大量的古籍典章来到琉璃厂进行交易,文人集市,盛况空前。琉璃厂的附近居住了很多著名的学者和文人,《四库全书》的总编纂纪昀(字晓岚)居住的阅微草堂就在虎坊桥珠市口西大街24号,也就是至今尚存的纪晓岚故居。此外,著名学者孙星衍曾住在琉璃厂南夹道(今万源夹道);著名诗人龚自珍曾寓居南横街;乾隆时礼部侍郎齐召南曾居贾家胡同;著名诗人王士祯住琉璃厂火神庙夹道;著名戏曲家李渔也在琉璃厂附近的韩家潭营建一座庭园,取名“芥子园”,后来改为官僚私寓,清末又成为广东会馆。



纪晓岚故居

     因琉璃厂紧邻前三门大街,交通便利,很多外地进京的官员、商贾也都把同乡会馆修建于此。米市胡同内有南海、宁乡、德州会馆。上斜街有中州祠(河南会馆)、山右三忠祠、武宁、东莞、关中、番禺会馆。粉房琉璃街有龙锦、万戴、苹乡、解梁、浙江、新会、延平、泯南、汶水,晋江、天津、怀宁会馆。珠朝街有中山会馆,虎坊路有湖广会馆,南横西街有粤东新馆,西草厂南街有安福会馆,海柏胡同有顺德会馆。琉璃厂附近的各省、州、县的会馆,要占全北京会馆的百分之八十。来会馆寄宿或短期居留的人,除京官、商人外,以来京赶考的举子为多。三年一期的全国会试和顺天府乡试,都在北京举行。每逢子、卯、午、酉的“大比之年”,各会馆都要接纳本籍来京投考的举子,琉璃厂便出现了专为文人服务的应考文具商店。数以千计的举子,直接促进了琉璃厂文化市场的繁荣。而居住附近的文人学士自然成了琉璃厂的常客。《琉璃厂沿革考》载:“清代藏书家旅居北京,无不往游琉璃厂,盖搜集善本,罔不求诸厂肆也。”一时间,琉璃厂不但书肆林立,门庭若市,而且珍本、善本、孤本、秘本之类,奇货可居。此外,文房四宝、字画、古玩、梨园、灯市也相继聚集于此。孙殿起在《琉璃厂小志》中曾统计清末到民国三十年前后,琉璃厂先后经营的书肆约213家。



一得阁

     随着清末社会动荡不安,琉璃厂几经变迁。清代著名藏书家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中记载,除“老二酉堂”外,原有的店铺几乎全不存在了。最大的一次动荡是庚子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不论宫廷和私人所收藏的书籍文物,都遭到空前未有的浩劫。至于古铜器、瓷器、书画之类,经琉璃厂流到外国去的不可胜计。

     即便如此,琉璃厂还是保存下来了多家屹立不倒的百年老店。其中以“荣宝斋”为最。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南纸店,开业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店主姓张,浙江人,官居京师,以俸银开设此店。清代武侠小说《永庆生平传》中就有关于“松竹斋”的故事。光绪二十年(1894年),松竹斋经营不善,入不敷出,聘请了京师名士庄虎臣出任经理,改名“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庄虎臣出身捐班(由捐纳财物得官者),与京城文人墨客有广泛联系,也因此拓展了荣宝斋在书画等方面的经营范围。除了荣宝斋,百年老店还有创办于道光年间的宝文堂书店,光绪二十九年开创的主营景泰蓝的韵古斋,同治四年落榜举子谢松岱创立的一得阁等。相传谢松岱从南方进京赶考,考试时,研墨占去了考生们许多宝贵时间。谢松岱虽然落第,但对此却很有感触。经过反复的摸索,终于研制出墨汁的生产工艺,便在当时文人荟萃的琉璃厂置办了一座二层小楼,开设了一家前店后厂的文具店,主营墨汁,大受欢迎。谢松岱亲自书写了一副藏头联,以表心迹:“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心”,并题写了店名“一得阁”,自此一得阁的声誉不胫而走,蜚声京城。这块牌匾,150年来一直保存完好,悬挂至今。




荣宝斋


     琉璃厂所以出名,除了它是文人荟萃之所外,还与每年春节期间,老北京人喜欢到以琉璃厂为中心的厂甸逛庙会的习俗分不开。明末《帝京岁时记胜》记述:“(琉璃厂)每年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更有秦楼楚馆编笙歌,宝马香车游仕女。过年期间,东西琉璃厂的众多店铺都张灯结彩,一直休息到初六。店铺休息期间并不上护窗板,而是挂出“窗户挡儿”。一般店铺的“窗户挡儿”大多是画在绸布上的《三国演义》、《七侠五义》之类的故事,而南纸店、字画店则都是争奇斗胜地挂出名人字画。此时,行商摊贩也到东西琉璃厂一带摆设书摊、古玩摊。其中大部分是隆福寺、鼓楼前等地书摊临时到这里设摊的,叫作“赶庙”。 而更多的商贩都是售卖各种小吃和各色玩意儿,如糖葫芦、艾窝窝、油酥火烧、灌肠、春卷、豆汁儿、焦圈,还有各色京派风筝、“牛喇叭”、“噗噗噔儿”、“倒流”等玩具,到处都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璃厂厂甸庙会盛况

     厂甸庙会这种热闹景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初。2001年,厂甸庙会在阔别京城37年后,才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恢复。

     如今,琉璃厂再次成为广集天下图书、字画、古玩、文房四宝的所在,也成为国内外游客感受老北京文化的必游之地。


琉璃厂今貌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