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2-11 22:33:26

上周末,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篇关于阅读童书的文章

《有时候,如何看世界是的有人教的》


今天我们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本很棒的绘本,和对它很有意思的解读方法。

这本绘本就是本年度获得2017年凯迪克大奖银奖的作品《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英文原版 <THEY ALL SAW A CAT> 封面:


相信喜爱绘本的妈妈们一定对美国凯迪克奖不陌生,这个奖可以说是绘本界的“奥斯卡”了。




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由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办。获得凯迪克大奖是一部优秀绘本作品的至高荣誉。我相信各位家里,孩子们最喜欢的那些绘本,其中多多少少都会有凯迪克大奖绘本的身影。


不光是凯迪克大奖,《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这本书在国外可以说是获奖无数。例如说它入选了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选书、获得了纽约,时报2016年年度畅销书等等。

作者布兰登•文策尔更被誉为绘本界最耀眼的新星。这本书还没上市,版权就销往了20多个国家



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在每年出版种类众多的绘本中,为什么凯迪克评委会把这样一个重要的奖项颁给一只小猫呢?

看完我们今天对于这绘本故事的解读,大家心中自会明白...


不知道在大家的眼中,猫咪是什么样的呢?

温顺、可爱、高冷、九条命……会有很多答案吧


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看到的一只小猫都不一样,其他东西就更不用说了。

 

要是跟着一只到处溜达的小猫一起看世界呢?情况就会大不一样,孩子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去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只猫满世界溜达,长胡子、竖耳朵、毛绒爪……


小朋友看见了一只猫



在孩子眼里,这是一只乖巧的小家猫,脖子上戴着小黄铃铛,身上的毛干净又顺滑。胖乎乎、圆滚滚,很可爱。小猫的神情轻松愉快,似乎正在讨好她的小主人。



狗看见了一只猫



传说狗看东西时,都是把大东西看小、把高东西看矮。所以,你看到在狗的眼里猫是很瘦的一只。

狗的听觉很灵敏,所以猫咪的铃铛也变得又大又长,暗示出铃铛的响声对狗是十分突出的。

 

如果说小朋友、狗,他们是猫的“玩伴”,体型与猫相似或稍大,他们眼中的猫也只是体型上的变化。那么接下来出现的三种动物,它们可以被看作是 被“捕食者”,体型也比猫要小得多,奇幻的世界开始呈现了。

 


鱼看见了一只猫



经过鱼缸和水的过滤后,猫咪的形象在金鱼眼睛里是这样模糊的轮廓。创作手法上使用了水彩来体现这种朦胧感。

两只黄色的大圆眼睛,占据了画面中间很大的位置,猫也聚精会神的看着鱼,或许是在想是否能成为盘中餐吧。



老鼠看见了一只猫



毛茸茸的小爪子伸出了尖尖的指甲,目光狰狞,牙齿也非常尖锐。整个背景颜色大红色,也让人非常焦虑。画面中充斥着紧张,随处可见的尖锐的三角形,让猫咪的形象变得恐怖起来。老鼠见了猫,可不是就很慌张嘛。

 


蜜蜂看见了一只猫。

对,他们都看见了这只猫。



由于蜜蜂有两只复眼和三只单眼,每只复眼有5000~10000个小眼睛组成,三只单眼长在两只复眼中间,起到辅助作用。所以它视觉的分辨率极低,眼中的世界是非常模糊的,因此看到的猫咪,就像是由马赛克玻璃拼贴的那样!

这幅画看上去犹如印象派点彩画般的绚丽。

再接下去,作者将把我们带进一个更加广袤多样的世界。即将出现的动物可以被看作是“观察者”,在它们眼里,猫会随之变小变大、变为三原色、变为黑白,甚至变得无形。

 


跳蚤看见了一只猫



在跳蚤眼中,猫变成了庞然大物,之前顺滑的猫毛在它看来就像杂草丛似的。它站在一根猫毛上,恐怕只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蛇看见了一只猫。

臭鼬看见了一只猫。



在蛇的眼里,世界变成了红、黄、蓝三种颜色。颜色的纯度也非常高。那是因为蛇是高度近视,主要靠热感应系统,也就是我们说的红外线看东西。在蛇的眼睛和鼻孔中间,有一个绿豆大小的颊窝,里面有大量的热感神经细胞。所以它看到的猫就是这个样子。

 

而在臭鼬的眼里,世界又变成了黑白色。

这两幅图放在一个对开页中,从构图、色彩对比中体现了一种纯粹的美感。左边是充满活力的彩色画,右边则像是一部泛黄的黑白胶片老电影。当这两页并排放到一起,这只猫本身就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形象。

 


虫子看见了一只猫。

蝙蝠看见了一只猫。

对,他们都看见了这只猫。



在这页里,猫的形象进一步变化,甚至有些抽象。

蚯蚓又瞎又聋,没有眼睛,但是身上布满了感光器,没有耳朵,全靠身上的一层皮感受震动,因此它感受的猫体,画在画面上就是猫轮廓的振动波了。

蝙蝠则通过声波感知世界,具有回声定位系统,因此有“活雷达”之称。因此在它眼中,猫是由一个个的“定位点”组成的。



对!他们全都看见了一只猫!

 


在这里我们迎来了全书的升华,作者用整幅画面的尺度感和色彩、肌理的碰撞给了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把这种巨大的感受变成了前面所有铺垫的一种结果,孩子看到这里都不禁“哇”的一声惊喜感叹。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最后,猫来到了水池边……你猜,它看见了什么?

这只骄傲的小猫,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慢慢地认识了自己。



其实孩子与绘本中的小生物也无异,他们对世界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作为家长不能习惯性用自己的视角去判断孩子的世界。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放下成人的套路,跟随孩子的视角,保护他们珍贵的想象力。


 

小朋友看见了一只猫、金鱼看见了一只猫、蝙蝠看见了一只猫,对,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当你看见了一只猫的时候,你到底看见了什么?你眼里的猫和故事中那只到处溜达的猫一样吗?



特别说明下,以上并不是书的全部内容哦,全书其实更加丰富和具有韵律感。那么,如何和孩子讲这本书呢?其实这本书的玩法非常多。

国外还针对这本书专门研发了教师指导手册。其中的问题都是对应美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难度有深有浅,教师们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来进行不同的指导。

 

【1】和孩子一起做演读游戏



这本书语言优美,非常适合大声朗读,还可以和孩子边读边玩。

演读可以帮助孩子打开感知,调动起眼睛、耳朵、身体、情感等方方面面的动作。试着和孩子一边大声朗读一边演绎故事吧。家长和孩子可以分别扮演书中的猫和另一种动物角色,想象并表演出这种动物在看见猫时会有什么反应。

 


【2】视觉元素大发现


作者使用了彩铅、油画颜料、丙烯颜料水彩、炭笔、马克笔、2B铅笔,甚至是电子阅读器上的绘图软件来构建这个奇幻的猫世界;横长型的版面设计,加强了猫一直在行走的动感。

和孩子一起在书中找出这些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矩形。



比如在这页中,关于形状、颜色的细节非常多。猫的身体由各种四边形和三角形构成,但是上面又点缀着大小不一的圆形。


冷冰冰的几何形状融进了具体的事物中,也变得有情感起来。

 

在图画中发现这些线条:直线、曲线、弧线和波浪线。

 


在狗的眼中,猫的身体是柔和的弧线;



在老鼠的眼中,猫变成了剧烈的波浪线,而地面上的草也由尖利的直线组成。

不妨去找找其他线条的类型,和孩子讨论各自代表的涵义。


利用色彩来表达情绪。

在“老鼠看见了一只猫”那页,时间仿佛都凝聚在了恐惧的气氛里。除了样貌的刻画,背景大面积红色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与黑色一起,给人一种压抑恐惧的心理暗示。

 

再比如孩子眼中的猫,它是放松的、喜悦的,它的身体紧贴着孩子的腿,而且尾巴还盘住了孩子的裤子。

颜色也是愉悦和谐。




如果有心,完全可以给孩子讲讲颜色与情绪的关系,比如冷暖色,以及各种颜色引起的人的感觉等等。

 


利用视觉纹理达到如同实际触摸般的逼真感觉



在跳蚤这页,可以引导孩子说说跳蚤在碰到猫毛时的感受,是不是有些痒痒的、扎扎的呢?

 


下面这个小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更多视觉纹理的体验:

首先选择一件物品,用白纸完全覆盖在上面,然后用蜡笔进行涂画。最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以下问题:

它摸起来像什么?

蜡笔画出来的纹理,看起来和真实触感相似吗?

书中还有哪些部分带有很强的视觉纹理感受?

 


【3】创意讲故事


让孩子在书中挑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页,想象当猫遇到这一页里的动物时会有什么想法,并用讲故事或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 孩子在看书时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动物们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猫呢?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


这时,家长不妨告诉他们,我们目前还无法全面知晓每种动物眼中世界的样子,但是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动物们的视野有多宽、多远,以及它们能看出来的颜色种类。


这可是激发孩子科普兴趣,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好机会。那就和他们一起去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去找一找每种动物眼中世界的“真实”样子吧。


有了这些扩展的知识,孩子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更能理解为什么有的部分是从科学角度去描述(比如蜜蜂),而另一些部分则会从情感角度出发(比如老鼠)。

 

分享到这里大家可以感受到,这本书虽然故事简单,但极为有趣,文本解读的可能性很多,甚至可以说这是思想性极强的佳作。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从中看到有趣的内容。


小一点的孩子感受有韵律的文字、美丽的图画、猫的奇妙形象,获得简单的快乐和关键的知识;

大一点的孩子在学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就会思考一些有趣的哲学问题。其实每个人看见的世界,和身边人所看见的都是不一样的。既然如此,人们互相之间会起争执还有什么奇怪的呢?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学会从别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问题。

这是一本可深可浅的书

如果这时孩子觉得听不懂了,没关系。你已经在他们心里埋下了种子。或者说,这本书已经埋下了这颗种子。


这本书由浅至深的层次性,意味着即使是大人,也会从中看到更深刻和本质的东西。既然猫咪在人眼里肥,狗眼里瘦,蜜蜂眼里模模糊糊,那么真正的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延伸开来,真正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看到的会是真的吗?


正如凯迪克大奖评委会对此书的评价:

作者用一系列艺术手法,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对猫的认知,存在于每个观察者的心中。


 

【作者简介】

布兰登·文策尔 Brendan Wenzel

畅销绘本《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作者。住在纽约州北部,在全球各地的童书、动画和杂志上都发表过自己的作品。他是热心的环保人士,和许多机构合作,为荒野栖息地和濒临绝种动物的未来而努力,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布兰登毕业于普瑞特学院(Pratt Institute)。


开篇问题凯迪克大奖银奖为什么会颁给这样一只猫,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你告诉孩子“换位思考”“同理心”,他们可能根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跟着一只到处溜达的小猫一起看世界呢?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本虚构绘本能超越这本书。如果我们看到的一只小猫都不一样,其他东西就更不用说了。这本书对于眼睛、耳朵和头脑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 书评人 E.R.Bird


文字来源 “未小读童书” 新浪博客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 童想团



你和你孩子看到的猫又是怎样的呢?欢迎留言分享



关注有书童想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加童想团微信为好友,实时了解更多信息。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