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丨笤帚疙瘩和擀面轱辘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13:39:33


开头的话

张玉虎先生出生在本地农村,经历过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场景,再加上喜爱读书,这些年来为我们本地的乡土文化做了很多整理挖掘工作,从去年开始在我们小店通上陆续推出的文章来自于即将付印成书的《汾东土话》,特此说明并致谢。



笤帚疙瘩和擀面轱辘

小店方言不光语音绵软温和,听来亲切,而且用字绝不吝啬,爱用叠字,还往往把本来两个字能表达清楚的意思加成三个字,本来三个字能交待明白的事情,加成四个字,这些看似罗嗦无谓的后赘,其实正是小店方言的韵致所在。本文所要说得“笤帚疙瘩”和“擀面轱辘”就是这样的两个词。不怕外地人笑话的是,这两样东西不光是乡民们居家过日子的器具,还是农妇手中用来教训孩子的“武器”。

(@瓶底儿 摄)

“笤帚疙瘩”的“笤”,小店方言读为(diāo)。这里所说的“笤帚疙瘩”,主要指农耕时代人们家里扫炕用的笤帚。扫炕用的笤帚是用糜穰子束的扇面形短把子笤帚,粗粗的把子用麻绳勒得非常结实,用得时间久了,笤帚头磨的小了后,把子就显得更大更结实了。农妇们天天早晚铺床叠被的时候都要用它来清扫炕上的灰尘。那时孩子多,又没有什么好玩的所在,农家的孩子们则一天到晚地在炕上胡乱拾翻,调皮捣蛋。有时候惹得当妈的火了,用手握住笤帚头,把子朝外就往屁股上遛。这时候,笤帚就成了农妇手中的利器,就被叫成是“笤帚疙瘩”了。笔者小时候和堂兄弟姐妹们玩的时候,嘴里常常念叨这样一句顺口溜:“连鞋(hai)上炕(kuo),笤帚疙瘩算账(zuo)”。

“轱辘”一词,在小店方言中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粗胖结实的棒状物,有小伙子长得粗壮结实,人们就说:那后生好轱辘子哩。其二是作量词用,一根粗棒子或一块长条形的东西,就称为一轱辘。人们口头有这样一个歇后语:“卖红薯的丢了秤——不论斤两论轱辘”。小店人嘴笨,“擀面杖”中的“杖”字,硬是不敢开口说,也实在是读不准,只好把擀面杖叫作“擀柱儿”。而因擀面杖非常符合小店人心目中轱辘的标准,更多的时候是叫作“擀面轱辘”的。小店地面的人们,面食吃得多,擀面轱辘是农家妇女在厨房里做饭时几乎天天都要用的东西。农耕时代人们穷,人们家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孩子们一年也吃不上个零食。营养不良的孩子们都是长栽栽,一天到晚在外面反叛饿得又快。不等饭时,肚子就咕咕地叫上了,就钻进厨房里想踅摸的吃点儿东西。而那时的农家妇女们又都受传统的妇道教育颇深,自己做饭时尽管饿的前胸贴后背也舍不得尝一口,做下饭总是先尽当家受苦的男人们吃饱自己才动筷子,在田里劳碌的男人们不回来,婆姨娃娃们是不能动手动脚揑揑撮撮的。可小孩子们饿得急了又管不住肚里的馋虫儿,进了厨房小爪爪就断不了抓抓挖挖地揑上东西往嘴里送。当妈的嘴上管不住时,就只好动手了,在厨房里动手打人,两样东西最伏手,一是切菜刀,一是擀面轱辘。教训小孩子,菜刀是万万不能动的,于是擀面轱辘就“上位”了。由于从小就有严格的训导,农家孩子们也大都中规中矩,知道生存之艰辛,懂得体贴受苦的大人。即便肚子饿点儿,也尽量克制,饭前不在厨房里乱抓揑的吃东西。因为他们知道:糊迷日鬼乱揑,小心擀面轱辘。


各位,当年放寒假时,被这两样“神器”收拾过的下方留言,咱看看多不多——


过年期间带孩子去采摘

点图片直达享优惠

春节推荐阅读

这些年的小店通:在这里读懂太原南!

在太原南部过年,这条内容请收好——

小时候我们是过年,现在只能说放假……


↙↙点「原文」进入分享你的春节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