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去(上)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13:39:33


今天下午的风很柔和,

坐下来,喝杯茶,

侧耳倾听,这空山鸟语……

谷雨时节,推荐几个不错的喝茶的地方吧,

希望你会喜欢。


得一堂:茶室美学

东方美的茶室

整个茶室融合了中式和日式的美学风格,从而形成了一种东方混搭气质,其中灯光的运用是最大的特色。它充分借助了美术展馆的设计原理,巧妙的利用幽暗的空间和强烈的光影互衬,加上背景的雨滴声,通过色声相味触的表达方式,勾勒出曲径通幽的景致,比如枯山水的造景做出来是“刚柔并济”:石榴树为“刚”,枝条为“柔”。树下面的水井寓意上下山河的感觉。而门口日式的月亮窗,则是顺着上玄月逆时针的方向,到门口的位置就刚好形成一轮满月。可谓是一步一景,一景一旨趣。

在操作间通过灯光营造出竹屋的感觉,运用“以竹为画,素壁为纸”的苏州园林的设计手法,同时添加了日式的楹门隔开窗外市井的喧闹,至于前厅的茶柜的24个格子,分别代表二十四节气,每一个柜子是一款不同的茶。正所谓一节一茶。


春天的花 秋天的风 冬天的落日

得一堂做为艺术空间,希望通过美学的活动,让大家知道喝茶有完全不同的形式。

每次的茶人雅集通过对四季的解读更是赏心悦目,春天是“花朝大赏”,樱花树下簪枝花,将席、诗、乐、茶、食和心结合在一起。夏天是“幽居闲夏”,把薄荷或者橘子的精油放在冰水里,通过净手,闻到空气里面当季水果的香气和薄荷的凉意,用真丝的挂帘,背景用的庭院的雨滴声。秋天则是园居秋明,澄澄的落叶花香,品茶香,意更浓。到了冬至那日,芦苇花雪一般的铺开,炭炉,煮茶,“城头观雪”,尽情感受冬日品茶的意境。

 
对于茶席的定义,得一堂的观点是通过情趣的设计来布置茶席,这才是席。所谓茶席一定是走心的。选地、选器、备具、摆设、焚香、插花、挂画、点茶、桌饰通过茶席的一系列美学考评。都是将现代审美趣味融汇于古典清雅的视觉享受,在这里通过对香道的学习、花艺、茶道的学习形成很多做茶的习惯,这些习惯会慢慢影响你的生活。


章先生讲述茶的故事

如梦令——老班章

冰岛昔归户赛,

易武勐宋景迈。

最想到何方?

直指班章老寨。

老寨老寨,

今日王者归来!

这就是普洱茶中的王者——老班章的霸气!


班章先生是得一堂的堂主。看上去很低调但却有深藏不露的风骨。关于做茶,他有一肚子的故事。他说做茶,就是要做一款良心茶,秉着做茶人的良心去做。他说一定要走出去,和茶农一起做茶,做完了再回到茶经里,这才能达到一个理论上的回归。从六年前开始,他在云南找到一个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古茶园,完全是原生态的古树茶,虽然生存环境很恶劣,但自然环境很好。除了茶农没有几个茶商去过,养在深闺人不识。于是整整一个茶季,他三四十天住在山上,和茶农一起交流学茶制茶。其间遇到很多问题,然后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去学习《制茶学》、《植物生理学》等。最后是回归到陆羽《茶经》的古法理论体系中,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在茶的整个生态环节里,茶农做的才是最根本的事情。2010年的时候他决定在茶园落户,仔细的看山形、看土壤、园子、整个环境很原始化,只有依靠茶农的带领才能真正接触到做茶这个行当。

 
班章先生说:“第一年去,没讲任何条件,有什么茶就收什么茶;第二年就开始区分寨子内外的茶不同;第三年就提出来要区分大树小树的茶不同;再过一年,开始讲究采摘标准,一芽二叶、三叶的区分。最初茶叶收出来就摊在水泥地晒,现在要放在竹叶板上晒,下面用木头架起来,茶叶不能沾地。整个制茶的过程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纯粹天然。通过这样严把材质关的古树茶,品质就起来了,价格涨幅在合理可控范围内,也是有道理的。”


“我们压茶就找最好的茶厂之一,国营景谷茶厂。
这个茶厂是1959年成立的,在国家计划经济时期,茶叶统购统销,给了卖号的。比如1号给了昆明,2号勐海、3号给下关、4号给滇红、5号给了景谷,都是大型国营茶场。厂区里干净得连落叶都没有,非常干净。进入加工车间的都是有专门的装备穿好。正常情况下烘房的温度控制在3860度之间。一般要烘两天左右才出茶。实际是在烘房里,后期的发酵、在哪个地方压、哪个地方烘都有着原生态的讲究。”

 

“我们有几棵最好的单株南宋古乔。有种说法是这些树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单株每一棵树都不一样,茶叶的滋味也不一样,有的一棵早春也就产三四斤茶。在做茶的季节,从早上五点到晚上都在做茶。我们只采早春头一季。在清明节前后就基本结束了。这就是早春茶。数十天在山上,收的茶也不会超过三、四百公斤。”


一席故事听完,杯子里的茶又多了几分岁月的味道。


朴缘禅茶:四季皆景

朴缘茶坊是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这里拥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座落在东湖风景区小梅岭正对面,白色小桥右畔,顺着木栅栏,走进朴缘禅茶。在这里春看芽出,夏听荷蝉,秋看落叶,冬晒暖阳。而我,最喜欢夏秋换季之时,来这里看残荷 。


一条笔直的木板长廊和机趣的矮栅栏隔开了景区的热闹和朴缘的清静。因为湖景很好的过渡了室内和室外,一切都是浑然天成。宽敞的遮阳蓬挡住了阳光,但挡不住湖光山色。无论是清晨的朝阳,还是黄昏的晚霞,朴缘禅茶的每一时段都有着它自己的风景。这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入镜。

小贝是这里的主人。一个亲和力极强不拘着的女生。她总是发自内心的给我们推荐她喜欢的茶,有一阵子她喜欢喝老茶头,我们也跟着她喝老茶头,如果碰巧她还剩有一些“螃蟹脚”,让她为你烹上一壶螃蟹脚煮老茶头,那滋味真是沁人心脾。当然,这里也有银丝、毛峰、滇红金针、滇红金螺、景迈普洱……都是小贝的心头好。如果你是爱茶之人,你也可以带上自己的茶叶,与茶友焚香品茗,过一个有仪式感的下午。

 
早春的一个下午,如约而至朴缘禅茶,小贝先给我们泡了一泡滇绿银丝,茶汤翠绿微黄,散发出浓浓的豆香,滋味鲜爽回甘,几口喝下舌底生津绵绵不绝;之后又上一泡明前毛峰,干茶条明显比前一款肥壮厚实,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芽叶上密布白色的绒毛,芽尖紧结饱满锋苗毕现。泡出汤来鲜醇丰美,带有一抹云南亚热带植物特有的奔放滋味,同为绿茶,和我们喝惯的采花毛尖截然不同。采花的茶味道细腻缠绵,云南茶则肥美丰饶,一地风土孕育了一地的风味特点。更为难得的是,这两款绿茶都是2016年的新茶,云南气候温暖湿润,茶园开园时间要比我们湖北早不少,所以能在三月早春之时,就能喝到今年的新茶,真是没有辜负这大好春光啊。

 
小贝和她的团队,最早是做柴烧茶具,这种古老的工艺非常传统,工序也特别复杂,但是有喜欢的朋友就愿意等,开始订制,每出来一批茶烧,就有一拨人来挑选,然后大家欢天喜欢地的喝茶,聊柴烧。再后来这里就慢慢将茶的周边、生活元素加进来了。我曾在它家订过一个挂在墙上的壁瓶花插,之所以订是因为这个壁瓶花插是听小贝讲的典故,说乾隆喜欢瓷器,不仅自己御笔亲批瓷器的工、款、料,还喜爱把自己的诗作刻在瓷器上。没事就摆在桌上赏玩还不够,还设计了挂瓶,挂在轿子里,坐轿子时也玩 乾隆皇帝有那么多精妙绝伦的瓶子,可惜不能带出去,瓷宝宝易碎啊。乾隆皇帝又有新玩法。当年在乾隆皇帝的专属书房三希堂,“上班”之余在这儿奢华一把还是挺爽的,各种文房用品,书画皆是旷世宝贝,墙上竟挂有十一个各种器形和色釉的壁瓶,加上临窗悬挂的三个,总共十四个,乾隆喜欢到一定程度连出去巡游、行猎都要挂在轿中观赏。看来乾隆对壁瓶的宠爱非同一般,故事听的津津有味,买个壁瓶放在家里假装在三希堂。

朴缘禅茶周边的文化传媒单位多,从70后到90后,文化底蕴相对较高,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有人在,在朴缘禅茶喝茶听典故,玩柴烧玩壁挂花插,让茶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我喜欢在夏秋之时,带一本书来朴缘禅茶喝茶,看一下午,然后抬头,看对面的落日,一点一点落到湖边深处。

有一次突发其想,点了四只螃蟹,喝茶吃蟹,得偿所愿。茶好蟹香人自醉。偶有涟漪,波澜不惊,想把人生过成这个节奏。凡夫俗子,贪食之人,大快朵颐,多么逍遥。只道是快活一日是一日。素手烹茶,想起多少经过的人。初冬阳光,晒出多少无关的心事?人生就应该贪恋这些身外物,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PS:上期福利获奖名单:晶晶女王。她将获得王潇的亲笔签名书《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请获奖的朋友将通联地址和姓名发至后台。谢谢参与!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