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提倡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11-05 12:59:30

鱼跃雾化器

    提倡“科技中医”
    中医从来就不保守,也不排斥科技的发展。中医很早就利用先进的科技发明了种人痘的方法,是欧洲种牛痘法的先驱。近百年以来中医药学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科技与中医结合的重要性,越来越意识到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是不能离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时代要求中医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广泛切合现代科技而有更多的创新,与世界科学的对话接轨,建立中医的人体生命科学。
    在方法上,不仅要善于继承中医药学的精华,更要善于吸收和借鉴现代科技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来充实、发展自己,利用多学科的交叉,使其既保持和发扬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特别是20世纪以来开放的中医药学在与现代科学技术渗透、交流、融合中得到长足的发展。理论上有了新的应用突破,比如活血化瘀的研究,比如微观辩证学从中医诊断学中开拓出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学现代化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革命,是在高科技平台上弘扬中医,是利用多学科交叉,在保持自身优势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内涵、外延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是指整个中医药学从理论到实践,都要纳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轨道。
当然了,中医药不同时期的理论和技术都代表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体现了时代特征。因此,中医药的发展要在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原则上,不断创新并有所突破。
提倡“人文中医”
    曾经有学者把“中医”解读为中庸的医学;也有学者把“中医”解读为“持中守一而治百病”的医学;而我以为“中医”就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到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文化篝火;由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到《黄帝内经》中“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合而有形”。把古代文化与医学知识联接起来,形成中国传统医学,并且逐渐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历史之中。从此,中国医药学的文明史开始了,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科技文明,是世界医学史上罕见的文化与医学的完美结合。
中医是一门生命之学,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哲学在医学中的浓缩和升华,体现了古人对天文、地理、哲学、社会、人文、生命等的综合思考。因此,要想学好中医,用好中医,就要提倡文化中医。就自然要从中国古代哲学入手。儒、释、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鼎足而立的三大思想文化体系,千百年来,它们对祖国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学好中医,就必须从儒、释、道这一视角去理解中医药学的丰富文化内涵。
当时代的车轮伴随着激昂的乐章奔腾向前;当历史的洪流冲破愚昧的桎梏汹涌而来,那些在自己的矛盾中注定要灭亡和消失的东西,便在这坚定的脚步声和无可逆转的澎湃中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了,而那些被锤炼过无数次的精华却注定要发散出自己无与伦比的光芒投入到永不妥协的斗争之中。
现在是这样一个时代:中国医学在延续了五千年文明的积淀,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步履沧桑地来到了今天,面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所有中医工作者都在思考:我们的路究竟该怎么走?这条路虽然不是某个人所能决定的,但是我认为有三个理念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人文中医,绿色中医,科技中医”。
    提倡“绿色中医”
“绿色中医”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对健康问题尤为重视,崇尚绿色环境、绿色食品、绿色医疗。中医在绿色医疗保健中独树一帜,不可替代。绿色战略不仅为中药产业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空间,而且为中医事业创造了发展机遇、提供了发展平台,同时为中医中药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
    近年来,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大潮汹涌而至,“绿色消费”趋势已向医疗保健走来。我们要顺应自然,宣传中医,把深奥难懂的中医理论改编成通俗易懂的防治常识,通过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科普讲座、宣传栏目等形式向社会推介,使人们懂得如何用中医药防病健身、驱病延年,提高生命质量。发展中医事业,医疗机构应调整经营理念,在打造绿色经济的今天,把中医药放在重要位置,取得既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又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双重效益。发挥中医药在绿色环保领域内对地球、对人类的特殊贡献,为“绿色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发掘和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商机。
   其二,是指我们作为一名中医,绝对不能浪费宝贵的药用资源,要节约用药,合理用药,不能开大处方浪费药材,因为药材一部分是靠人工种植或者养殖,一部分是靠野生资源,如果人工种植或者养殖还可以再生,野生的资源则不可再生,并且破坏环境以及生态平衡。像一些名贵的中药如冬虫夏草、雪莲、羚羊角、犀牛角等。所以,我们要做有利于人类健康以及人类发展的绿色中医。idxdy0003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