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央视曝光:只需手机号,就能把你的财产、身份、通话记录查个底儿掉!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9-24 02:07:54


看手机电视 上广东微视

专注微电视节目、微宣传片、微专访制作


刚刚买了房,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刚刚买了车,保险公司的电话就跟过来了……属于隐私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让人烦心更让人忧心。

近期,记者发现一些信息贩子在网络上公然叫卖,声称只要提供一个人的手机号码,就能查到其所有私密的个人信息,而且范围覆盖全国。


网上“黑市”个人信息随意买卖


记者登录了一个专门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里面的群员多达1946名,非常活跃。身份户籍、名下资产、手机通话记录、名下支付宝账号、全国开房记录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被公开叫卖,种类之多让人惊讶。

很快,记者就被多名信息贩子主动加为好友,随后又被拉进了10多个兜售个人信息的QQ群。一个网名叫“水中取火”的人,给记者发来了一张可以交易的信息清单,图表里列出的个人信息有28类,几乎包括了一个人的全部个人信息,并且表示价格优惠,甚至可以先验货后付款。

“图上发的信息都能查,先查一单试试,如像个户(身份信息)、名下车,各种档都是二三十块钱。”


查身份信息只需提供手机号


一些信息贩子声称,只需要提供对方的手机号就能获取对方所有隐私信息,是真是假?


征得同事小王的同意,2月4日中午12点06分,记者把小王的手机号提供给了网名为“孤星泪”的卖家,要求查询小王的身份信息,对方的要价是220元。

△ 信息贩子发来的小王个人信息

下午2点56分,对方发来了一张截图,上面有小王的照片、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住址、民族、所属派出所等。随后,记者又从对方手中买到了小王名下的车辆信息和“淘宝”送货地址,小王确认全部属实。


打车记录能精确到秒


QQ群里出售的个人出行轨迹中,每一张滴滴打车记录要价是55元。记者向一名信息贩子提供了小王的手机号码,两个小时后,对方发来了一张滴滴打车清单,内容是2016年11月份到2017年1月份,小王每次打车的详细记录,从哪里上车,从哪里下车,上下车的时间精确到秒。

△ 信息贩子发来的小王打车信息

小王看了记录后对记者说:“这个是去年圣诞节,12月24号晚上9点多,我从单位打车去朝阳区我朋友住的地方玩,时间地点完全一样,其他的也都对。”


手机通话清单被高价叫卖


手机通话记录则是网上信息黑市里的热卖品,价格也最高,一般在1500-2000元之间。


记者向信息贩子支付了1500元,要求查询小王的手机通话记录。第二天,对方发来了一张截图,上面是小王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份共6个月的通话记录,在总计1000多个通话记录中,详细记录着每次通话的来电与去电号码,通话时间、通话时长以及每次通话的话费。

△ 信息贩子发来的小王的通话记录


看到截图,小王一眼认出了其中一个电话号码,那是他父亲的电话。

这些个人信息到底是从哪些渠道被窃取并泄露的呢?还有待警方的追踪和调查。


如何保障个人信息


1.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


  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2.妥善处置快递单等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 、住址,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不经意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3.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银行、移动或联通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会将暂存在复印机硬件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提醒

  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4.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上面要你的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详细到小学)、证明人(甚至还有学校证明人)、身份证号。


提醒

  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5.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


  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或者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都是利用了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


提醒

  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6.微信不要加不明身份的好友


  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晒的孩子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有些人喜欢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进行模糊处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行为。此外,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也经常被利用来看到他人的照片。


提醒
  晒照片时,一定要谨慎,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要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



7.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


   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网络“调查问卷”、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提醒

  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8.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


  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无线网络)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是,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提醒

  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


来源:央视新闻、首都网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 | 老风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