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作为合肥人,这个你造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6-09 02:20:57

  受现代影视剧的影响,包拯的影视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如今一提到包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张大黑脸、眉间额头上还有一弯月牙的造型。老百姓心中的“包青天”是不是真的形象如此呢?其实从流传下来的历史画像上看,并非如此。今天,我们将为您介绍一张现存最早的包拯画像。


“包青天”原是白面书生


  以往介绍的文物,都是收藏于合肥境内的各文物机构中,但今天介绍的这件却有所不同。这幅包拯画像,现陈列在故宫博物院南熏殿内,复制品则陈列在安徽省博物院内。这幅画像距今已有950多年的历史,是包拯60岁时的画像,应该是最接近真实的包拯形象,可算是包拯的“证件照”。

  通过这幅画像我们可以发现,与影视剧中面色黝黑、身材魁梧的形象截然不同的是,包拯完完全全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形象——白脸、清瘦、柔弱,而且额头上也没有月牙。

  据介绍,包公的真实身高在1.6米左右,并不算魁梧。正是由于包拯身材不高,宋仁宗上朝时很难看到他,于是便想了个办法,就是将包拯的帽翅两边各加长三寸,并规定百官不得触碰包拯帽翅。这样上朝时百官都尽量站得离他远点,皇帝就很容易看到包拯了。在现存的画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包拯的帽翅的确特别长。

  另据了解,包括今天介绍的包拯画像在内,合肥共收藏了四个版本的包公像。其余三幅一幅是梁启超的《饮冰室集》里收藏的;一幅是包家后代口述,画家画的;还有一幅是《清代话本·历代名臣画像集》里收录的。这四幅画像虽然产生在不同年代,但每一幅上的人物形象都基本一致。

百姓传说塑造黑脸包公

  明明是个白面书生,为何在戏剧、影视中却逐渐形成了“包黑炭”的形象呢?这更多体现了历代百姓的一种心理寄托。

  对包拯形象的塑造和传扬始于其生前。而源于宋代的话本并红火于元代的包公戏,自明清到近代,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现存18种元代公案戏中,写包公审案断狱的就达11种,如无名氏的《包待制陈州粜米》、关汉卿的《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等;明清又诞生了20种。明代《元曲选》100种里包公戏占10种;京剧中包公戏更多,可以查到34出包公戏,《金丸记》、《桃花记》、《胭脂记》、《珍珠记》、《双钉案》、《正朝阳》、《铡美案》、《赤桑镇》、《铡包勉》、《砸銮驾》、《打龙袍》等保留剧目历久不衰。

  舞台上的包公形象依照“铁面无私”渐渐有了“定规”,即“相貂”(帽翅加长的宰相帽)、“黑满”(乌黑浓密的飘胸长须)、黑蟒(袍)、厚底(靴)且额头上长着“月牙”,这月牙儿有“上昭日月”的含义,黑脸(铁面)包公一出场,就明显有别于其他人物。头脸乌黑,眉心悬个月牙儿,掌管阴阳两界,断案如神。

  包括今天介绍的包拯画像在内,合肥共收藏了四个版本的包公像。其余三幅一幅是梁启超的《饮冰室集》里收藏的;一幅是包家后代口述,画家画的;还有一幅是《清代话本·历代名臣画像集》里收录的。这四幅画像虽然产生在不同年代,但每一幅上的人物形象都基本一致。


(本文出处《合肥日报》:《包拯宋代画像,带你见“包青天”真容》 ,作者 朱震宇)

觉得不错,记得点赞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