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侧记--关于改善渔业养殖的建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18-09-08 16:00:29


,针对养鱼问题,邀请河师大水产学院师生调研,成立调研组,广泛调研。7月6日起,共利用5天时间走访调研养殖户50余户,涉及自然村5个,入户访谈200余人,查阅原阳县相关资料100余册,整理大量的实用性资料。

7月11日,又根据本地区的水产养殖现状及养殖户亟待解决的问题,邀请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的王磊、宋东蓉两位博士到陡门乡桃园村功鑫养殖合作社与陡门乡的水产养殖户代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并结合座谈会的内容,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作出如下报告,此次报告提出了有关改善渔业养殖的建议。




一、调研地区区域基本情况

原阳县陡门乡位于原阳县东南隅,南滨黄河,东接封丘县境,隔河与开封相望,黄河大堤由北部横穿全境,有堤南灌渠和祥符朱一干灌渠可供灌溉。堤北多种小麦、水稻,堤南多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花生、蔬菜等。近河滩地多不保收。近黄地区水质较好,水产养殖户较多,养殖规模从几亩到几百亩不等。

但是近年来陡门乡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益有悬殊,养殖结构比较传统,很多渔民出现亏损,甚至有放弃水产行业,转而外出务工的情况。

调研小组在原阳县陡门乡以桃园村为中心,向靛池葛、张素庄等村庄进行辐射调查。调研采取走访座谈、发放宣传资料、实地检测鱼塘水环境、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围绕“绿色养殖”“创收脱贫”等热点问题,详细了解该地区渔业经济结构与现状,包括规模、水质、技术、效益、困难等方面,受访对象主要为村内水产品养殖户。




二、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

1、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当地很多地方均为利用地下水养殖,渔户为节约电,没有定期对池塘排、换水,导致水体中重金属沉积,富营养,水质较差,容易造成鱼病爆发。

2、技术局限性 。

经过本次采访发现,当地的大多渔户都是对鲤鱼、草鱼等家鱼养殖较有技术和经验,而对于其他品种的鱼类养殖技术较缺乏。这种技术的局限性造成了市场上供给关系的失衡。造成鲤鱼等养殖鱼种价格持续走低,进而导致这些养殖户经济效益不好,利润低。

3、资金问题 。

经调查采访发展,今年鱼病爆发较多,渔户收益不好。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对渔户提供的一些切实的专门的政策扶持较少;没有针对渔业的一些保险。渔户养殖收益的不确定性,造成大多数渔户不愿意去投入资金改良自己的养殖品种,害怕风险,这也是创新力度不够的原因之一。

4、品牌推广 。

经过调查采访发现,当地养殖户的思想都还比较墨守成规,认为自己虽然没有专业的技术,但是这么多年的养殖经验足够支撑起日常温饱经营。而且不少高龄养殖户养鱼也只是想把自己闲置的时间和地给利用起来,能赚个糊口的钱就比较满足了,并没有想过水产养殖业可以发家致富。养殖户们还局限于粗放劳作,并没有创立品牌的意识,没有绿色生态农业的概念,即使有些养殖户想到了创立品牌提高竞争力,又苦于不懂运作、不善推广、不会经营,从而导致计划作罢,故而新品牌的创立、推广不被大家所看好支持。

5、思想观念陈旧,缺乏主动性 。

渔民对于该地区农业局和水产局组织的专业知识讲座不积极到场学习。大部分渔民仅仅是凭借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来判断鱼塘水质和鱼类疾病,并实施出相应的措施。部分渔民思想观念保守,对渔业生产认识不足,加之大部分水产养殖户投入过少,技术不到位,每年赢利较少甚至亏本,严重挫败了养殖者发展渔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6、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

没有对渔户进行一些切实的政策扶持;手续较为繁琐,后续又有很多限制,因此很多渔户不愿申请,少数高龄渔户文化水平低,不会办理相关手续,或者不知道有这个政策。

7、养殖模式单一、传统、落后。

养殖品种老化绝大部分渔户是一年清塘一次,几乎不清理鱼塘底泥,造成有些鱼病的发病率较高。部分养殖户有换养殖对象的想法,但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制约,在短期内无法实施。例如,养殖鮰鱼,但是一些渔户表明,鮰鱼养殖成本高,鱼药不好买,同时鮰鱼不耐氧,销路不好。

8、养殖人员老龄化严重。

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高龄人员在家,老人在空闲时间进行养殖挣得基本温饱已经特别满足,因此局限于粗放劳作,拒绝创新突破。同时,因为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养殖户普遍缺乏环保意识,池塘排换的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势必会造成养殖水体的二次污染,重复利用养殖废水仍旧会造成鱼病频发,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水产养殖改善提升的建议

1、政府部门在水产养殖中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政府部门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调整中依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渔户们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支持补助,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可以针对水产养殖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切实将国家对养殖户的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让渔户在养殖过程中感受到的国家和本地区政府的关心,提高渔民的养殖积极性。例如:渔户养鱼电费加大优惠力度。

渔业养殖户较为分散,所处位置相对封闭,出台的优惠政策能否宣传到各家各户也有着重要影响。建议持续加大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政策不落空,惠及各家。

2、引入新技术,尝试养殖新品种。

建议积极鼓励当地水产养殖户敢于尝试,充分利用水质优势和连片鱼塘优势,逐步开发养殖新品种,改善养殖品种单一,附加值较低的现状。对于新品种的养殖风险,养殖户们可以向水产技术推广站等专业机构寻求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到周边县市成功的养殖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同时,建议在相关扶贫部门的支持下,发挥合作社的优势,设立试验池塘,在专业部门的帮助下进行名特水产品养殖示范带头试验,让渔民看得到经济效益,从而树立养殖新鱼种的信心,起到带头示范效果;当然,也可以和高校建立长期项目合作关系,用高校的新技术弥补技术不足,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3、鼓励引导当地养殖大户牵头进行产品技术革新。

对于新品种,加大宣传力度,具体为渔业养殖户们讲解其利弊。鼓励大规模养殖户现行养殖新品种,利用养殖大户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从而推进渔业改革。

4、学习河南沿黄养殖经验,提高亩产。

目前河南其他地区有实现亩产8000--1000斤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洛阳吉利区,而两地养殖户大部分亩产量还在3000斤左右,如果传统四大家鱼养殖的话,建议学习优秀的养殖经验,在保证养殖品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亩产量,同为黄河水,应该会有借鉴价值。

5、打造地方品牌,形成品牌效应。

针对现有鲤鱼鱼种或其他待养新品种,可以由相关机构部门牵头引领,汇总地方养殖户,运用绿色科学的养殖理念和方法,共同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对品牌进行宣传塑造,网络和现实宣传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以品牌促发展,以品牌增效益。目前郑州黄河金公司的“黄河金”鲤鱼品牌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品牌,附加值较高。

6、渔民及时充电,传统养殖和科学养殖相结合。

渔业养殖户要对于相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性讲座和知识普及积极到场学习;明白养鱼先养水的道理,对自己家的鱼塘定期消毒、排换水,清塘时及时采用药物杀死潜伏在鱼池中孢子或传病的中间寄主。引起鱼类发病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为外因、环境因素(理化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和内因(鱼本身的状态),平时养殖中渔民需要做到勤观察、多思考,从发病源头认真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积极贯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预防为主”的原则,以减少病害损失。

7、保证饲料来源,使用合格饲料。

针对所用饲料可进行相关质量检测,确保饲料质量,防止购买高仿饲料。另外,对饲料的使用情况和鱼的生长情况做一个具体分析,从而筛选出合理高效的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成本,达到经济实惠,效果显著的作用。

8、重视渔业养殖排废造成水体污染问题。

建议改善排水模式,采用过滤式排水或循环用水的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用水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排废所带来的污染问题。除此之外,在养殖过程中,建议使用环境友好型饵料药品,降低对水体的危害。

文章来自: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