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胃癌术后腹腔转移病例的营养治疗分享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04 02:04:30



作者 / 孙凌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病例简介


患者,57岁,男性。

2011年5月7日以“胃癌行D2根治术后3年,腹痛,腹胀,腹泻1周”为主诉入我院。患者三年前因胃癌于当地医院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术后病理为ⅢA期(T4aN1M0),术后6周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10个周期,1周前出现腹痛、腹胀及腹泻,无恶心及呕吐,进食量明显减少,仅能进食少量全流质饮食。体重1个月内下降约2 kg。


入院查体

身高174 cm,体重55 kg,BMI 18.2 kg/m2。一般状态欠佳,营养状态差,消瘦。锁骨上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膨隆,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音3~5次/分。


辅助检查:

肝功能:总蛋白62.6 g/L(参考值范围65~85g/L),白蛋白37 g/L(参考值范围40~55 g/L),其余指标基本正常;血常规:红细胞3.28×1012/L(参考值范围3.8~5.1×1012/L),血红蛋白102 g/L(参考值范围115~150 g/L),其余指标基本正常;肿瘤标记物:CEA: 2.61 ng/ml(参考值范围0~3.4 ng/ml),CA199:32.8 U/ml(参考值范围0~27 U/ml)。此外,患者存在多种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腹部CT:腹盆腔大量积液,结肠肝曲、脾曲考虑为恶性病变,伴肠梗阻,考虑多发腹膜转移瘤可能。


入院诊断: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转移,腹水,不全肠梗阻。




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如何评估?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这在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尤为突出。如何判断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筛查与营养评估可以发现具有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ESPEN、CSPEN推荐使用的NRS2002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简便易行,其适用对象为一般成年住院患者,但非特指恶性肿瘤患者。而PG-SGA是专门为肿瘤患者设计的特异性营养状况评估方法,ADA、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推荐使用PG-SGA直接对肿瘤患者进行营养评估。


处理措施:

应用NRS 2002,总分4分,说明存在营养风险,需要营养治疗。

 

如何进行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方式  首选肠内营养,但应辨证对待。该患者存在明显消化道症状,仅能进少量全流食,此时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显然不能达到目标量,而且盲目增加肠内营养,可能会加剧消化道症状,疗效适得其反。对该患者应用部分肠外营养+适量口服营养补充的联合营养治疗方式,既可以快速纠正电解质紊乱,又可尽快达到目标营养需求,还能保护肠黏膜屏障。

        遵循个体化原则  即根据患者的荷瘤状态、治疗手段确定目标需要量,该患为胃癌术后腹腔内复发转移,可按30~35 kcal/kg·d计算目标需要量,为防止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起始热量供给以10~15 kcal/kg·d为宜,在3~7天内达到目标需要量。

        注意EN与PN在热卡计算上的不同之处  以该患需要量30~35 kcal/kg·d为例,若全部以EN供给, 应注意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损失热量的10%,大便丢失5% ,即只有85%的热量被机体吸收,若以PN供能将全部被吸收,没有这15%的热量损失。PN以双能源供能,只计算脂肪热卡和碳水化合物热卡,占总热卡的75%,故PN给予的非蛋白热卡为30~35 kcal/kg·d 乘以85%再乘以75%,即19~22 kcal/kg·d 左右,这样计算可避免PN过度喂养导致的并发症。

        注意肿瘤患者肠外营养配方:①三大营养素: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有氧糖酵解是肿瘤细胞唯一能量获取方式,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增加,体脂储存下降,故应提高肠外营养脂肪供能比例,建议脂肪:糖的供能比例为1:1。肿瘤患者存在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血浆氨基酸谱异常,骨骼肌萎缩、内脏蛋白消耗,应选择支链氨基酸丰富的复方氨基酸,并适当提高蛋白质供给,建议按1.5 g/kg给予;②微量营养素:应充足供给,并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③ω-3脂肪酸及谷氨酰胺等免疫调节制剂可作为有益尝试,但不一定常规推荐;④水分:恶性肠梗阻、腹水,应限制液体入量,防止组织水肿或向第三间隙迁移。


处理措施:

肠外营养为主、口服营养为辅营养支持2周,期间行腹腔穿刺置管,腹水引流。


 

◎病情发展


        营养治疗2周后,患者体重增加,BMI18.5 kg/m2,白蛋白升至40 g/L(参考值范围40~55 g/L),同时乏力症状明显缓解。2011年5月26日起以紫杉醇(PTX,腹腔灌注+静脉滴注)联合替吉奥胶囊(S-1,口服)化疗1周期。患者腹水消失,但随后出现腹部绞痛,排便停止,排气明显减少,肠鸣音6~7次/分,并伴有高调音及气过水音。腹部平片可见多发气液平面。


        诊断:胃癌术后腹腔内转移,恶性肠梗阻。



恶性肠梗阻如何治疗?


        恶性肠梗阻是胃癌腹腔转移发生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此类患者约占恶性肠梗阻患者总数的30%~40%。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支架置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该患者腹腔广泛转移,多发部位梗阻,因此已不适宜手术治疗及支架置入等方式。药物治疗为此患者首选治疗:①生长抑素可以抑制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和活性,减缓肠道运动,降低内脏血流量,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在细胞内水平增加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②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止吐,减轻肿瘤周围及肠道的炎症和水肿,从而使肠道梗阻得到缓解;③抗胆碱类药物减少消化道平滑肌运动及抑制消化道腺体分泌。

        评估应用TPN对多处梗阻或腹腔广泛转移所导致的恶性肠梗阻患者的参考因素:①一般状态良好,KPS评分>50;②预计生存时间>2~3个月;③肿瘤生长缓慢;④可能接受进一步的化疗;⑤肿瘤尚未引起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该患者之前营养状态得到一定的改善,目前状况无法实施肠内营养,可TPN与化疗同时进行。根据我们基础研究发现,恶性肠梗阻多为机械性因素和动力性因素并存,若化学治疗有效,可能从这两个环节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营养治疗在恶性肠梗阻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石作用,它可以维持和改善营养状态,为药物治疗尤其是化学治疗创造时机,而一旦化学治疗有效,梗阻症状缓解,可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或经口饮食,则进一步改善营养状态而增加对化疗的耐受性,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处理措施:

经TPN及联合应用生长抑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后,患者腹部症状缓解,并于2011年6月16日至2011年7月28日以紫杉醇(PTX,静脉滴注)联合替吉奥胶囊(S-1,口服)化疗3周期。患者腹水完全消失,排气及排便恢复,并已陆续停用生长抑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


此时患者营养治疗的方式应如何调整?


        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结合药物治疗取得明显疗效,肠功能逐步恢复。依据肠内营养优先原则,此时应考虑逐步恢复肠内营养,可以有效维护肠道功能,并可以保护消化道黏膜屏障,防止细菌移位,避免肠源性感染,这一点对于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尤其重要。但对于已有过恶性肠梗阻病史的患者,肠内营养的使用应避免一蹴而就、短期内大量应用,以免加重梗阻症状,应逐步恢复,不足部分以肠外营养补充。另外,应注意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早期应以肠道负担轻的要素膳为主,如果耐受良好,可逐步尝试过渡为整蛋白型。晚期肿瘤患者的维持治疗耗时长、负担重,根据此患者情况,可逐步过渡到标准配方的家庭肠内营养,与抗肿瘤治疗的“STOP and GO”理念相结合,口服ONS与单药化疗,相得益彰,既可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又能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使患者长期生存。


处理措施: 

PN+ONS至     PN+EN 至TEN至正常饮食+ONS



◎病情发展


        患者ONS结合口服替吉奥胶囊维持治疗,期间多次随访,疾病稳定,体重维持满意,生活质量较好。至2012年6月10日左右,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渐加重再次入院。患者无发热,间歇性恶心,食欲下降,体重近2周下降约1 kg。查体:消瘦,皮肤巩膜黄染,腹平坦,右上腹可触及约8 cm2肿物,无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3~5次/分。辅助检查:总胆红素 163.8μmol/L (参考值范围3.4~17.1 μmol/L),直接胆红素 70.8 μmol/L(参考值范围0~6.8 μmol/L),间接胆红素93.0 μmol/L(参考值范围1.7-153 μmol/L);总蛋白64.8 g/L(参考值范围65~85 g/L),白蛋白35 g/L(参考值范围40~55 g/L);谷草转氨酶 76 U/L(参考值范围15~40 U/L);其余指标基本正常;血常规:红细胞3.08×1012/L(参考值范围3.8~5.1×1012/L),血红蛋白106 g/L(参考值范围115~150 g/L),其余指标基本正常;肿瘤标记物:CEA:3.79 ng/ml(参考值范围0~3.4 ng/ml),CA199:147.7 U/ml(参考值范围0~27 U/ml)。腹部CT :十二指肠降段至水平段肠管壁增厚,胰胆管扩张,结肠脾曲至升结肠肠壁增厚,占位待除外。患者KPS评分70分。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得分4分,PG-SGA评分11分。


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并肝功能损害,营养治疗应做哪些调整?


        恶性梗阻性黄疸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进行性消瘦、衰竭,合并感染者可出现寒颤、发热、腹痛,甚至休克症状。在治疗上有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包括内镜逆行置管引流(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并可辅助以支架置入治疗。该患者首先要行胆汁外引流解决黄疸,改善肝功能。因营养不良存在,需进行营养治疗,且患者食欲差,仅能进少量流食,应用肠外营养为主结合口服营养补充比较理想。

        肠外营养配方需注意:①梗阻性黄疸患者存在必需脂肪酸缺乏与血脂升高之间的矛盾,如何选择脂肪乳制剂存在争议。可根据血脂及肝功监测结果调整。患者目前胆红素水平较高,并有肝功异常,脂肪乳剂用量应以1 g/kg为宜。中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无需肉毒碱辅助,不在肝内蓄积,较小影响肝功,是黄疸患者比较理想的脂肪乳制剂;②黄疸患者存在氨基酸代谢紊乱,而支链氨基酸可在肝外组织供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既节氮又减轻肝脏负担,因此应增加支链氨基酸的比例。


处理措施:

入院后给予保肝、降酶、肠外营养治疗,于2012年6月17日行PTCD胆汁外引流,患者肝功逐渐改善,但随后再次出现肝功异常。


肝功改善后又出现异常为何原因,如何处理?外引流胆汁如何回输?患者食欲差,肠内营养如何达到目标量?


        肠外营养本身可导致肝脏损害和胆汁淤积,肝功异常,因此针对此患者不宜长期应用,尽早恢复肠内营养。长期的胆汁外引流可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影响肠黏膜屏障结构和肠道菌群失调。因此,外引流胆汁应做到至少部分回输。经口途径既不能满足患者能量需求,又不能做胆汁回输,该患者较适宜留置鼻空肠管,如需长期应用,可考虑PEG途径。如能建立肠内营养通路,起始应用要素膳制剂,随着胆汁回输,可逐渐过渡为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

 

处理措施:

2012年7月18日行PEG,给予胆汁回输和肠内营养,患者肝功能改善,逐步停用肠外营养。后患者出院回当地治疗,电话随访2012年10月死亡,整个病程17个月,营养支持治疗贯彻始终,成为MDT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来稿,请发至邮箱:oncologymf@163.com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