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之路一】思域用Godspeed绞牙测试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10 00:59:25

首先非常感谢Godspeed 为笔者的八代思域(FA1)提供这套MonoMAX系列的绞牙避震。虽然十代思域FC已经上市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八代思域仍然有不少车迷在玩。为什么?答案相当简单,因为在FA1/FD1的头上还有一款狠角色,它就是FD2 TYPE-R,它的存在牵动着每个本田粉的心,国内更是有不少思域/思铭改FD2 TYPE-R的案列,无论外观还是动力系统……实际上,FD2 TYPE-R之所以受万人追捧,可不仅仅是因为那副高性能红头高转的发动机K20A,更多的是其出色的操控性能。而操控性能则与底盘悬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搭载在FD2上的这套悬挂结构已经向世人证明其十分强大的可塑性,正因FA1/FD1有着与FD2相同的悬挂结构,自然会引起玩车人士的兴趣。


笔者的座驾是一台二手的八代思域(FA1),从2010年出厂至今已经行驶了8万多公里,撇除避震有无老化不说,原厂避震支撑差,侧倾严重等问题笔者在日常用车过程中是深有体会,因为原厂避震往往出于成本或者车辆通过性等各方面因素的考虑,通常有着高且软的特性,当然你可以称其为舒适性和通过性好,但不足之处也是相当明显,那就是大大埋没了车辆的操控性。车辆在转向的时候重量转移的幅度大,加之原厂避震偏软的设置,使避震器无法提供足够支撑力,车辆倾斜就会变大,从而影响过弯性能甚至会使轮胎失去抓地力和循迹性,增大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或者国内的车友对Godspeed Project这个改装品牌还比较陌生,不过该品牌于2003年在美国洛杉矶成立至今一直不断渗透和参与各类赛车赛事,如今Godspeed Project在美国本土已经拥有一大批忠实拥趸,成为美国知名改装品牌之一。


笔者这次升级的是Godspeed Project旗下的MonoMAX绞牙避震,其是Godspeed Project主推避震之一,为单筒式正插式、全长高低可调、40段阻尼绞牙避震。Godspeed将其定位为成可街道亦可兼顾赛道使用,因此在弹簧K数范围上Godspeed可以根据车辆不同的情况,如车重、特性,配以不同K数的弹簧。MonoMAX绞牙避震筒身的外壳由碳钢无缝钢管制成,内部搭配一个44mm的活塞,并使用意大利制造的高品质避震油,以提供更好的阻尼反应。弹簧则由高强度SAE9252钢制成,前避震采用直筒弹簧以提供给车头更强的支撑力,后避震则采用渐进式弹簧,在初段冲击可以由弹簧两端的小圈径小螺距的部分吸收掉,保证一定舒适性。避震下座由T7075锻造铝合金制成,搭配碳钢支架,能很大程度上减轻避震重量,从而达到减少簧下质量的目的。而且铝合金下座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冬天下雪时路面所撒的盐粒不会对避震造成严重腐蚀或生锈。


图:这是Godspeed推出的2006-11本田思域(FA / FG)用MonoMAX系列避震,并配套有金属塔顶。

图:前避震采用单筒式设计,配以高质量的阻尼油,在高温的情况下,有很不错的稳定性,搭配直卷弹簧,具有很强的支撑力。

图:金属塔顶弥补了硬胶式塔顶吸收震动影响力传递的问题,使得路感更直接,操控进一步提升。并且提供鱼眼上座,方便调节前轮倾角。

图:MonoMAX绞牙具有40段阻尼可调,满足现今车主越来越挑剔的要求。而且从塔顶与弹簧之间的间隙细节部位来看,Godspeed Project这个相对陌生的品牌的做工还是值得肯定的。

图:避震下座由T7075锻造铝制成,很大程度上减少避震器重量,从而减少簧下质量。Godspeed还在安装支架的孔位上设计成鹅蛋形状,以便日后更方便的调节前轮倾角。

图:后避震则采用渐进式弹簧,变径弹簧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同的部位所产生的弹性反应是不同的,小幅震动时由上下两端直径较小的部分承受,大幅震动时则由中间部分承接,分工合作,以达到舒适取向的全方位减震支撑效果。另外,MonoMAX后避震机同样为全长可调式。

图:由于Godspeed Project是来自美国的品牌,美国路况相对比国内要好很多,即便是走街用避震,弹簧K数也会用到10K到12K,而这套MonoMax出厂配搭弹簧K数也达到10K。从出厂搭配的弹簧K值来看,厂家想赋予这套避震得更多的支撑力,在弯中表现更有自信。不过考虑到国内复杂多变的路况,笔者还是选用了更为适合国情的前8后5.5的弹簧K数。

图:拿到避震后,笔者马上联系相熟的佚名社改装店进行安装。

图:拆装前,首先量取原厂避震的车身高度。

图:把四个又重又不抓地的原厂轮圈轮胎迅速卸下,其实笔者已经为其准备好新鞋子,换上新避震之后就能马上换上。

图:麦花臣是悬挂结构中相对简单的一种,但要把它调好,仍然考验技师的大量实践经验。

图:FA1后悬挂后避震为机簧分离式,安装和调校方面都更需要更花心思。

图:在拆卸轮圈的同时,技师正调整左右两边避震的高度和对弹簧进行预压处理,以使得弹簧能够提早进入工作状态。

图:对鱼眼塔顶进行调整和固定。

图:机簧分离式的避震器如需要调节车身高度,首先调节的是弹簧下座高度。

图:对后避震筒身的长度进行测量。

图:喷上除锈剂,拆卸原厂避震工程就此开始。

图:原厂避震与Godspeed绞牙避震对比图。

图:相比之下,原厂后避震机芯十分单薄。

图:原厂弹簧使用直筒弹簧,而Godspeed则为其配备不等径弹簧,而且Godspeed相比原厂要短得多。

图:将避震器装上车,将各处螺丝固定后,前避震就基本安装到位了。

图:在安装后避震筒时,需要留用原车后塔顶胶。

图:安装避震很容易,但要调出一段良好的避震就需要技师丰富的技术经验了,就拿避震筒身长度来说,假如调整的筒身长度与弹簧高度不匹配,避震筒芯会出现打顶或触底的问题,直接影响避震器的耐用性。

图:在安装完避震之后,仍需要把车身降下来观察轮子的高度差。图中技师在做最后的高度调试。

图:最终安装Godspeed避震后,前轮与叶子板间隙由一拳降为两指。在这里笔者需要说明,车辆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的。首先车辆越低,通过性就越差;其次是车辆越低悬挂摆臂行程会变得更短,摆臂动作就会越加迟钝,在高速行驶中,出现危险的机率就越大。

图:重新调试完便可以出去试车和做四轮定位,从图可以看到车身高度明显比原厂低了不少。


当然,安装好并不代表调试好,正如文太所讲:“光是避震就要花一个月去调”;不过幸好笔者的买菜车并不需要针对某条山路进行调试,只要在保留日常使用舒适性的前提下对操控进行提升,不要出现严重的侧倾,就是笔者换避震的初衷。但是根据我们无敌网的优良传统,既然换了避震,又怎能不做一次详细的侧倾测试呢?为此,笔者特意进行了一次换装避震前后的绕桩和直角弯测试,欲知后事如何,敬请期待我们的下一篇测试报告吧!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