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大陆是那么近又是那么远,互相坚守,又彼此存在,曾有多少人因历史遗留问题而只能痴痴的望着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能逾越;一封《告台湾同胞书》开启了两岸三通,开始将某些隔阂驱散,大陆与台湾宝岛慢慢地靠近,我们也得以踏上那个富饶的宝岛去领略她的风采。
经过数日的筹备,在民革吉林省委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由中国艺术家协会、吉林省中山书画院主办,由吉林省中山书画院与吉林省龙宝斋艺术馆共同承办的”吉台两地书画名家展“终于在2017年10月20日启程赴台,踏上了一路南行的航程。
在以往的岁月,吉林和台湾书画艺术界有过很多的交流,有如长白山和阿里山的遥遥相望,恰似净月潭与日月潭的脉脉相通。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很早就体现在丹青翰墨之中。
此次展出的主题是“盛赞家乡美·传递两岸情”,这“美”与“情”,二字,正是主办者的匠心立意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我们以书画交流,以文会友,传递着两岸同胞的亲情和友情、更加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与深情。用真挚博爱的情怀,和对书画艺术酷爱的情致,结交与赞美两岸艺术家的深厚情谊。我们的艺术家们用源于生活的翰墨情怀和艺术表达,告诉更多的台湾同胞,大美的吉林和美丽的宝岛一样,都是华夏神州一页美丽的画卷,无论是旭日东升的圣洁长白山,还是冰雪消融的北国之春,艺术家们都是用色彩潜心地描绘着家乡,让读者去领略这种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之美。
此次赴台的吉林书画家有:朱臣老师、汪鹏辉老师、孙维国老师、张大光老师、张建华老师以及辽宁的李军老师。
吉台两地书画名家展代表团 团长
朱臣 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
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学院院长
吉林省中山书画院副院长
吉台两地书画名家展代表团 副团长
汪鹏辉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吉林省中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孙维国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
张大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吉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吉林省博物院研究员
吉林省中山书画院副院长
张建华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白山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
李军 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书画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丹东分会会长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盛赞家乡美·传递两岸情“吉台两地书画名家展代表团在团长朱臣、副团长汪鹏辉、龙野的带领下,于20日凌晨五点赶赴长春龙嘉机场,可谓是披星戴月。
当日上午在上海转机,办理赴台手续,一切都非常顺利。各位老师也在上海机场等候转机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左起:汪鹏辉、张建华、张大光、孙维国、朱臣、龙野 在上海机场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于下午4时许,终于到达了台北桃园机场。
也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台北市。
10月的台北,还算不得冬季,和台北有关的歌,小编能记得的只有一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当年大街小巷都在唱这首歌。孟庭苇缠绵的演唱,竟真的会让人萌生念头,要挑一个冬季,去台北看雨。
可能正应了这首歌,桃园机场下机时迎接我们的除了当地热情的接待老师,就是台北淅淅沥沥飘着的小雨。
坐在去驻地的巴士上,看着雨中的台北。
雨中的台北,略显忧郁。
街边的多层建筑,像洗了多次却依旧干净的旧衣裳,于朦胧中触动人心底某个隐秘深藏的角落,油然而暗生一种怜惜之情。相比现今“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冰冷楼厦,台北反而倒给人“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穿透薄纱般的雨幕,好像迷蒙的都市睁开了眼睛,闪烁出台北的另一副面孔。看着车窗外依次闪过的101大厦,市政府,还有极具日据时期色彩的繁华的西门汀,这一切都笼罩在雾般的雨丝中,如梦境一般。宽敞的主干道两侧,一排繁华商铺背后,就是条条迷你小巷,遍布饮食店和各种小商品店,弥漫着市井的温馨。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在这温馨的小雨中,看着台北的天空,想起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的文章《台北人》:
一切伟大功绩,一切荣华富贵,只能暂留,终归灭迹。所有欢笑,所有眼泪,所有喜悦,所有痛苦,到头来全是虚空一片,因为人生有限。
人生是虚无。一场梦。一个记忆。
“吉台两地书画名家展”将在台北开启两岸艺术家的书画艺术如梦之旅,留下一个美丽而又温暖的记忆。
冬季台北来看雨,我们藉着重逢旧雨,结识新雨,自然而然的,与这座陌生的城市,还有人,将会生发出许多情感的联系。时间距离的拉开,历史变动的淡化,命运感叹不再那么沉重,那种“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历史情结,将作为一种鲜明的中华民族的至情至性,在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再现中体现出来。书画艺术中的两岸情怀,如亲友聚会、除夕守岁,唱曲打牌,种花养草般闲适亲切,以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世事沧桑,都将在书画中有着更多的细节描画,而它们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