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今日在电话会议上表示,2021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再创新高,达到25,666台,同比增长199%。9月和10月连续两个月的月交付量突破10,000辆,小鹏汽车将冲击单月1.5万辆交付量的目标。
“随着交付量快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P7交付量占比大幅提高到了约77%,三季度我们的毛利率达到14.4%,环比提升了2.5个百分点。”
何小鹏说,小鹏汽车将继续发力产品的快速迭代,并扩大目标市场的用户渗透。小鹏汽车将加快推出15-40万价格区间的产品。2022年三季度目标是开始交付第4款车G9。
何小鹏还说,随着XPILOT3.5的推出,2022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将开始探索 ROBOTAXI业务。
以下是何小鹏电话会议致辞内容:
何小鹏:今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再创新高,达到25,666台,同比增长199%。今年前9个月的累计交付量突破56,400台,超过2020年全年交付量的2倍。并且,9月和10月连续两个月的月交付量突破10,000辆,我们将冲击单月1.5万辆交付量的目标。随着交付量快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P7交付量占比大幅提高到了约77%,三季度我们的毛利率达到14.4%,环比提升了2.5个百分点。
小鹏汽车坚持软件全栈自研和核心硬件自主设计的技术路线,不断扩大智能化领先优势。
在10.24科技日我们展示了P5所搭载的XPILOT 3.5城市NGP(开发中版本)在广州市中心道路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到智能辅助驾驶的技术创新和普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用户的驾驶体验。而小鹏汽车正在加速这样的技术创新和颠覆。
我们认为,智能辅助驾驶的竞争力来自硬件、软件、数据所带来的包括安全在内的综合能力,以最终的综合成本和全球化的迭代效率。当前,在海量的中国驾驶场景下我们积累的CORNER CASES等多项数据和形成的闭环能力,我们越来越发现这将成为小鹏在智能辅助驾驶里面的重要竞争优势,并拉开和其他友商的差距。
在过去第三季度,P7的XPILOT3.0的软件渗透率已经接近20%,软件收入环比增长。在我们截至9月30日,累计交付的超过5万台P7中,已经有超过1.1万台搭载了XPILOT 3.0。在2021年3季度,我们的高速NGP月度使用率达到60%以上,NGP的高速里程渗透率也超过60%,在这期间辅助用户驾驶了551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
随着XPILOT3.5的推出,2022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将开始探索 ROBOTAXI业务。我们的战略目标在短期是通过泛化场景的运营,提升自动驾驶算法的鲁棒性并检验硬件,我相信通过我们量产前装ROBOTAXI软件和硬件的能力,以及未来和不同出行运营商的合作,我们能够凭借为用户出行带来革命性的体验,并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除了在智能辅助驾驶的软硬件全栈自研和一体化外,我们在核心硬件层面也在坚持做自主研发。例如我们将在中国率先量产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和480KW超级充电桩,从而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我们第四款车G9上的域控制器和电子电气架构也是完全自主研发。在核心硬件层的自主研发将能够最大化我们全栈自研软件的优势、降低成本和加强迭代,从而强化我们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我们将继续发力产品的快速迭代,并扩大目标市场的用户渗透。我们将加快推出15-40万价格区间的产品。2022年三季度我们目标开始交付我们的第4款车G9,G9的硬件平台将能够支持XPILOT 4.0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我们认为XPILOT 4.0的推出,会真正质的改变客户的出行形态,推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时代进入到真正的智能汽车1.0时代。
小鹏汽车的使命是在这个最大的乘用车细分市场将智能化普及,为各个价格段所在的用户提供革命性的智能电动车体验。
按计划,我们的第三款量产车型P5于9月15日正式上市并于10月正式对外交付。小鹏汽车通过P5第一次把中国领先的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系统打入到20万左右价位的车型,实现了与同等级的燃油家用轿车的平等价格。这一价格段的传统燃油家用轿车车型在过去几十年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我认为小鹏P5将颠覆这一传统格局,并且加速智能化的普及。
尽管我们面临一段时间内芯片短缺的挑战,但是我们看到,市场对P5订单的踊跃反馈明显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目前P5的交付已经排期到了春节假期以后。
上周五,我们的第四款车:智能旗舰SUV小鹏G9在广州车展正式全球首发之后,取得非常好的反响。小鹏G9将成为我们搭载XPILOT 4.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首款量产车。同时,G9将配备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及小鹏自研的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并且我想特别强调的是,G9是小鹏首款面向全球研发的第一款车型。
下面,我分别介绍我们在全面战略布局上的进展:
随着更多车型研发和重大技术创新的加速,我们不断加强研发团队的建设。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小鹏研发团队人数超过4,000人,较2020年底增加超过100%。我相信在未来几年,大家会看到我们在智能电动汽车技术“无人区”里的更多突破。
小鹏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在迅速扩张,截至9月30日,271个销售店覆盖了95个城市,其中有167个直营店和104个授权店。到今年年底,我们计划销售店的数量将超过350家。第三季度我们的单店月平均销售量环比提高,这反映了我们销售体系整体能力和效率的加强。
在充电设施网络布局方面,我们继续快速扩张。充电网络的覆盖更加全面,截至9月30日,我们有439座品牌超充站覆盖了121个城市;优质免费充电站的总数达到1648座,覆盖了221个城市。我们在行业内率先贯通了京沪、京港澳高速充电路线,通过30个超充站,实现平均每170公里就有一座小鹏超充站。到2021年年底,我们预计小鹏品牌超充站将超过600座,并进一步加速拓展一二线城市以外的充电布局。我们希望在今年完成小鹏超充体系在中国所有地级市的超充站的签约建设,并且在2022年和2023年,在完善重点区域的基础上,覆盖中国大部分的县级市和高速公路。
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小鹏P7于于10月25日开始在挪威正式发售。我们将继续在挪威和欧洲其他市场积极布局,包括瑞典、丹麦和荷兰,并不断完善我们在当地销售、交付和服务体系。
生产制造方面,小鹏第一家工厂肇庆工厂目前每天双班生产20小时,产量持续爬坡。我们自有肇庆工厂加上在建的广州和武汉工厂的总设计产能达40万辆,通过双班我们相信能够支持60万辆的年产量,这将为支持我们未来两年的高速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智能交通生态的布局方面,10月19日小鹏汽车生态企业小鹏汇天宣布完成超过5亿美元的A轮融资,这是迄今为止亚洲低空载人飞行器领域企业获得的最大单笔融资。
小鹏汽车致力于在ESG方面践行最高标准,用绿色低碳的智能交通出行方式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10月15日小鹏发布了首份ESG报告,并且连续两年获得MSCI ESG评级AA级,为全球车企最高评级。在未来的时间里面,我们期待不断的通过全栈自研,在碳中和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更好的效果。
最后,我们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努力克服芯片短缺和部分地区疫情所带来的挑战。我们预期2021年第四季度小鹏总交付数量为34,500-36,500辆,收入预计为人民币71—75亿元。
雷递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