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窗】他卖掉北京的房子,拍下快要消失的手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20 22:24:32


导读


一部由非专业人士拍摄的纪录片,

三位主创历时三年,

辗转23个省份,

以“行走式记录”的方式

将199位手艺人和144项传统手艺

带到观众面前。


这是一部“非主流”的纪录片

电视台来看说

土得掉渣了,拒绝,接着

他们又被另外12家电视台拒绝

这么一部“奇葩”纪录片

最近却大火

10天里点击量超过7万

也拿下了8.7的高分

很多人直接看哭

甚至两天后跑来再看第二遍



创作团队



张景

这部作品的导演

在不惑之年

决定拍摄《寻找手艺》

那时

他正遭遇人生的第一个经济危机

时刻在想“我在追求什么”

在这个当口

他忽然想拍一部纪录片

而主题首选就是传统手艺

为此

张景卖了一套房子当做拍摄经费

拖着一车二手器材就上了路

还有两个同伴

摄影师何思庚和录音师喻攀


何思庚是IT行业从业人员

原本被拉来当司机

兼职拍照

摄影师小蒋有事退出后

才替补成了摄像

《寻找手艺》拍摄团队


喻攀是个90后小伙

本来在香格里拉当客栈经理

因为“有一颗狂野的心”而飞到了北京

培训了两天就上岗了


这个班底真可以说是“外行”

然而,正因为这种“外行”

才给这部纪录片增添了别样的感觉


“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手艺人,

他们往往是一个村里最聪明的人,

并不是有些片子里拍的那么木讷。”


张景认为

在拍摄手艺人时

创作者一定要把姿态放低

让片子里的人呈现出他本来的样子


张景说

他不希望拍出来的传统手艺仅仅是猎奇

手艺人也不是因为笨才去做手艺的

他们身上有着很多人不具备的品质


拍摄花絮



在新疆

60多岁的老大爷胡大拜尔地

显得异常沧桑

因为牙齿掉了不少

吃囊都要捣碎才可以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

居然还可以中气十足的吹奏巴拉曼

但他的手艺却可以说是失传了

他的儿子没有学习

甚至吹不出一点声音



由于语言不通

最后只是记录下了他吹奏的曲目

和制作巴拉曼的过程

在夕阳下带着愁绪离开了那沧桑的身影



在云南

导演组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是因为一位80多岁的制伞老人

坎温



几十年来

老人家一直用那粗糙的双手

在角落里制作着一把又一把

精美的油纸伞



拍摄期间

老人家用棉线固定伞的骨架

棉线断了八次

每一次老人家流露出的那错愕的神情

就像拳头一样打在了心口上

令人痛心



而这只是制伞几十道过程中的一步

而80多岁的坎温

终究还是老了

原本村子里有四人制伞

现在就剩坎温老人一个了



更不幸的是

当今天我们看到这个纪录片时

坎温老人已经去世

这门传承了几千年的手艺

跟随老人安静地入了土



贵州小黄村

两位老奶奶在几人的面前

最后一次用极其原始普通的方法造纸

她们打算用完原料

以后就不在做这种事情了



在拍摄完以后

给两位老人说

想要给她们拍照

两位老人满脸欢笑



在说道名字可以到北京的时候

老人更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还特别兴奋的说

这次我们的照片和名字可以到北京了

就算名字到北京也好啊


而经过B站的播出

广大的网友更是在弹幕里说道

你们到北京了

到上海了

到武汉了

......



这质朴温馨的话

也许就是传承的力量吧

也许每个人

对待传承都有无比浓烈的感情吧



而片子里那一个个名称

都是无奈又甜蜜的存在



枫香染



芦笙


彝族漆器


荥经砂器


英吉沙小刀


木桶


陶器


诸如此类

每一样都是古老传统的存在

每一门手艺

都是智慧的结晶



他们的坚持

他们的情怀

他们的态度

他们的信仰

所有的这些

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



我们无法阻挡时代的变迁

只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手艺人

也许关注的人多一些了

手艺就能消失得慢一些



原来

平凡也是一种艺术






知五行    懂阴阳    通玄机    悟人生



上海金山楼盘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